32岁管控区男子被拖延54分钟致死?“害死”他的究竟是120,还是北京疫情?
导读
我们静等官方公布结果。
昨晚(5月26日),一个父亲的公开举报贴在网上瞬间引起热议。
题为《顺义区120疫情中拖延急救,32岁青年管控区苦等54分钟死亡》,根据这位父亲的表述,我们将整个事件时间线梳理如下:
2022年5月11日凌晨3:38:居住在北京市顺义区南彩镇后俸伯村的宋某因突感胸闷、胸痛难以缓解,向120打电话求救,120告知其居住地属于顺义区划定的疫情管控区,需向村委会报告。
3:44:120再次来电,告知宋某急救车在南彩镇,距后俸伯村约3公里,急救人员正在穿防护服准备出发,且正在联系接收医院。
4:03:120告知顺义区医院因疫情防控原因无法接收患者,正在联系区妇幼医院。宋某身体更加难受,主动在几分钟后在女友陪伴下到楼下等候。
4:21:一直没有等到急救车,宋某病情突然加剧,摔倒在地失去意识。
4:32:120急救车到达现场。宋某女友称,120工作人员将宋某搬上急救车后,没有对其进行心肺复苏、使用除颤仪进行抢救。
5:00左右:急救车到达5公里外的顺义区医院,急救车工作人员与地面人员沟通数分钟后将宋某送入急救室。
7:00左右:医院宣布宋某死亡。
图源:微信公众号截图
获知该消息后,顺义区委区政府和北京市卫健委第一时间成立了调查组。
今天(5月27日)上午,北京顺义区人民政府在“北京顺义”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已成立调查组对事件展开全面彻底调查,现已对顺义急救分中心负责人及相关责任人停职,接受调查。
图源:网页截图
院前急救为何会延误救治?
120延误导致患者死亡的纠纷时有发生,每每发生总是将120院前急救推上风口浪尖。
对于此次顺义事件,目前且只有家属的表述,不能证明这是整个事件全部的真相。但北京120急救呼救、调度、人员、车辆都有严格的管理,电话有录音,车辆行驶有轨迹,因此事件调查起来并不难,相信官方一定会很快公布调查结果。
单从目前患者家属讲述的过程来看,院前急救延误的原因可能有以下3点:
1.急救人员穿防护服
一般北京120急救车组在接到指令后会在2分钟内出车,如果是凌晨3~5公里的距离,一般在10分钟左右就可以到达。
但是,目前正处于疫情防控阶段,如果整个车组穿上防护服后再出发,这个时间可能会增加十几分钟。
2.联系接收医院
居家隔离、封控区和管控区内人员就医,如果转运需要根据规定首先向社区、村委会或负责管理的部门进行报备,然后联系120负责转运。
根据患者家属的表述显示,顺义120在与接收医院沟通环节浪费了一些时间,首先和顺义区医院沟通没有得到肯定的答复,转后与妇幼医院联系(不太确定妇幼医院有没有急诊胸痛中心)。
3.急救车组出发延误
急救车组如果穿完防护服就出发到达现场不可能耗费50分钟,很大可能车组并未出发,一直再等确认接收医院,直到家属再次致电,称患者摔倒在地失去意识才出发(仅是个人推测)。
疫情期间120急救车延误的事件屡见不鲜,除了上述原因可能还会有:车辆太少调度找不到附近的车组,调配不到负压救护车,车组因不是负压车拒接涉疫人员,未向社区报备走流程消耗时间,跨省呼叫就近急救中心遭拒,120车被拒绝进入学校或小区等。
120院前急救可以说是一年24小时无休、感染风险高、工作压力大的部门,总是缺医少护,收入不高,责任巨大,并且投诉、指责声就没有停息过。特别是疫情期间,感控要求多,管理流程缺乏人性化,导致在应对涉疫人员过程中院前急救人员反应速度大打折扣。
当然,调度和车组在沟通过程中低估了患者病情,也可能是120车组没有及时到达的原因。
毕竟32岁患急性心梗的可能性很小,加之患者意识清楚、可以行走,虽然自述胸闷、胸痛,但可能并没有引起重视。
害死患者的是120,还是北京疫情?
疫情期间,老刘在急诊科值班也曾跟着120在北京街头奔走,听过无数疫情期间救治患者失败的故事,无一不让人感到心酸、无奈和遗憾。
一个悲剧的发生,看似是偶然的,但其中一定会有必然因素。家属指责120,指责医院,可是如果不是疫情,也许这种事情根本就不会发生,那么应该责怪“疫情”吗?
2022年3月1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再次强调:各级医疗机构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拒绝患者。
图源:网页截图
为什么再次强调 “不得以有没有核酸检测结果作为理由”、“不得推诿、拒绝、延误治疗”、“对于急危重症患者,可以使用120救护车运送”?这是因为疫情期间就医难,患者被推诿拒绝、治疗被延误的事件已经不是偶发的特例。
网上有很多喷子会认为,推诿、拒诊患者是因为医德沦丧、医院不负责。但实际上,一面追求“零院感”,一面追求提供快速有效的医疗服务,这种理想状态只存在于行政部门的口中,在现实临床工作中却很难实施。
所以,无论医院还是120,都不愿意接收有新冠风险的患者。
1.非定点医院急诊不愿意接收涉疫患者
对于医院来说,发热门诊可以筛查新冠,但缺乏急救能力;急诊可以抢救但难以保证不出现院内感染。
虽然根据卫健委的规定,医院急诊与门诊分开成为独立区域,急诊抢救室设立缓冲区域,急诊流水区也可以设立单独的诊室。但是,医护人员不可能设置单独的,患者和家属就诊、检查、取药整个过程,不可能不接触其他的人和公共环境。如果患者需要专科治疗、急诊操作、住院治疗,没有明确排除新冠的情况下,导致院内感染就存在可能性。
一旦院内出现阳性病例,特别是感染了其他患者或者医护,医院的责任就大了。曾经某医院新冠没筛查完就收入病房,结果导致整个医院停业消杀,医院负责人被处分。类似例子屡见不鲜,医院对新冠管理流程越来越细,越来越小心,无论领导还是兵,为了自己的职位谁也不愿意冒险。
在这种情况下,最保险的做法就是:不接收密切、次密接、居家隔离等这种感染风险较大的患者,不接触,就没有风险。
2.院前急救也不愿意接收涉疫患者
大部分新冠确诊病例、密接、次密接都是120转运的,接到通知,联系患者,转运制定地点。有人送,有人接,虽有感染风险,但时效性差,医疗风险很少。但是,这种急危重症急救单就比较棘手了。
首先,整个车组得穿防护服,与普通转运不同,需要密切接触患者,如果没有负压车风险会更大;其次,如果没有医院愿意接受,就送不出去,虽然规定急诊科不能拒接患者,但是实际中急诊科总能有理由拒绝与120交接,患者交接不出去只能拉着患者转其他医院;最后,急救车上抢救药品和设施有限,人员能力和水平也有限,一旦患者不能及时送出去,在车上就可能因处置不及时、不得当而导致风险。
另外,看到这里,没有干过急诊科和120的小伙伴是不是也能感觉到干急诊急救的不容易。一旦涉及到疫情传播,不会有人考虑到医生护士是为了给患者提供合理的救治而导致的风险,也不会考虑到医院在履行诊疗义务过程中会存在一定风险。
最终,责得有人负,锅必须得有人背。而医院和工作人员在自我保护中,就出现了各种推诿的理由、拒绝的原因,实际上何尝不是一种无奈。
人不是生来就冷漠,而是越长大越冷漠;医生不是没有同情心,而是越干越学会了冷静,因为同情心有时会变成致命毒药。原来的医生敢为患者冒险,如今的医生首先想到自保,不是人心变了,而是环境改变了人。
120人难养,事难做,风险难把控
最后,说回顺义事件。
家属的一篇长文引经据典、理由确凿,不像出自一个没有医学背景的农民或退伍军人之手,反而像是出自律师之手。最后几句诉求明确,还已经搜集了人证、物证和佐证,看来对维权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其中的观点也很难让人反驳,如果患者家属描述的整个过程是真实的,那么120确实有延误之嫌,最终可能会难逃追责。
就120调度而言,对于主诉为胸痛患者,120调度应启动急救绿道,就近调配急救车。并且应仔细询问病情,指导患者原地休息等待急救,或指导患者家属给予正确的辅助。同时,联系具有胸痛中心的医院急诊准备接收患者。
就120车组而言,在接到调度指令后,应该立即穿防护服以最快速度到达现场,评估患者病情。根据病情迅速选择就近的有能力接收患者的医院急诊,可以提前沟通,一边沟通一边转运。如果患者需要急救处理,医护应在车上给予力所能及的处理,就近送达医院。医院没有联系好,并不能成为不到现场、不接患者的理由。
老刘在120曾工作过一年,体会了很多120医护人员的心酸与无奈,但同时也发现了很多问题:
1.120急救人员水平参差不齐。
120活难干、钱不多、优秀人员留不住,这就导致各个急救站、急救车组水平参差不齐,甚至有医生自嘲,急救车上基本没有处置,就是一个VIP出租车。
2.家属不信任,医生怕担责。
急救车难以开展院前急救的另一个原因是家属把急救车当作出租车,对于急救能力不认可,拒绝量血压、心电监护、心电图检查、吸氧等各种评估和治疗,甚至有家属直言“这些有什么用,还不得到医院”。
加之,在急救车上进行处理,如果出现病情变化,很多家属认为是处理不当导致的,这种情况下很多急救车真的就变成了一辆大出租车。
3.面对拒收,120车组是弱势群体。
虽然有明确的规定,急诊不能推诿、拒收急危重症患者。但实际情况下,做到这一点真的很难。有些医院急诊确实没有下脚的地方,没有床位可以留下120的担架车,没有放床的地方,没有吸氧接口,没有监护仪,这就很难解决了。
有的患者被预检分诊评为非急症,可以看门诊的一类,可有时会遇到没有门诊或门诊没有号。于是,患者就躺在120担架车上送不出去,家属又不同意转院,所有的压力都集中在120车组上了。
很多120站建立在医院中,与医院急诊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拉回急诊的患者不合心意,急诊会直接训斥120,120只能赔笑脸道歉。对于医院的推诿,120工作人员真是敢怒而不敢言。
逝者已逝,或许很快,官方就会公布最终事件调查结果。
多数情况会是120当班调度车组医生、急救站长以及分中心某负责人受到处分,指出在整个院前急救过程中存在某些过失,卫健委在与家属协商善后适宜。然后,不会再有此事件的报道,最终家属会得到赔偿,而事件就此而结束。
最后,老刘想说的是,虽然不建议小伙伴从事急诊急救行业,但如果我们真的选择了,就需要练好基本功,值班更要时刻警惕,多多体会一下那些求救患者望眼欲穿、期盼被救治的心理。
精彩回顾
➤ 北京卫健委主任为何被免职?或与昨日一同“落马”的大三甲院长有关……
➤ 全国首例!集体合同、固定涨薪,护士与院长面对面“谈薪”该推行吗?
☟戳这里,更有料!